作者:费馨月
过去,由于新疆地处偏远,整体人口文化素质偏低,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因此,不少妇女工作机会局限,需要依靠丈夫的收入维持开支,家庭地位较低。
为了提高女性地位,让其更加独立自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政府和组织都在积极给予她们帮助和支持。其中,经济是一种重要的赋能手段。当女性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时,她们在生活和家庭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各种经济赋能的手段中,促进妇女就业是一项有效措施。与此同时,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妇女实现就业和增收。
促进就业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南疆部分少数民族妇女受到传统观念束缚,不愿外出就业。
“在当地尤其是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里,妇女就是要‘守家’。传统习俗的惯性、社会环境的压力,束缚了当地妇女追求自立自强的意愿……” 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木拉提·黑尼亚提说。
对此,各地政府和妇联组织积极展开工作,鼓励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就业,为当地女性提供支持,通过送教下乡、远程教育的方式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例如服装设计、手工刺绣、地毯编织、面点烹饪等。截至2017年,自治区妇联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8000余期,培训妇女83.7万人。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我在家里自己有一些裁缝基础。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裁缝知识,制作的衣服质量不好。培训之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希望在今后能学以致用,早日过上好日子。”新疆尉犁县喀尔曲尕村村民沙热古丽·依明在参加了合作社举办的缝纫培训后说道。
在各种技能培训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走出家门,参加就业,依靠自己力量获得收入。根据2017年数据,从事编织、刺绣的妇女达30万余人,每年创造生产销售额达10亿元。一些女性在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甚至尝试自己创业。

(少数民族妇女在服装厂就业 图源:中国网)
2016年,住在伽师县夏阿瓦提乡的祖丽皮耶想要进厂工作的时候,她遭到了丈夫的坚决反对。她丈夫对着她说:“你是女人,出去抛头露面算怎么回事?” 同年,她结束了这段6年的婚姻。但摆在她面前的问题是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她需要有自己的收入来源。
有一天党委书记登门,告诉祖丽皮耶县里开了服装厂,在招聘员工。于是祖丽皮耶开始进入服装厂工作。
刚开始工作时,祖丽皮耶和许多进厂务工的妇女一样,对工厂的管理规则和工作模式难以适应,还有语言交流的问题。为了帮助这些妇女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服装厂开设了语言培训班,还让新老员工建立起师徒关系,让内地来的师傅或者老员工带动新员工学习技能。
在这样的帮扶和培训之下,许多女性慢慢适应了工厂的生活。
在服装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祖丽皮耶产生了创业的念头。尽管中途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当地干部和援疆干部为她提供厂房和部分设备,还为她争取到10万元贷款。2017年7月,祖丽皮耶的服装加工厂顺利开张。截至2018年,厂里已经有238名女工。祖丽皮耶也完成了从一名家庭主妇到厂长的转变,成为了许多当地女性的“榜样”。
畜牧业
对于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生产技能并且年龄较大的农村妇女,也有组织利用畜牧业来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从2019年开始,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简称:深喀社工站)在喀什附近的伯乡开展了一个叫“驴宝贝”的项目,通过向帮扶家庭赠送母驴,来实现女性的经济赋能。

(深喀社工站“驴宝贝”签约仪式 图源:深圳特区报)
深喀社工站提供的疆岳驴为优良品种,身材高大且不易生病。受赠家庭的妇女平日在家饲养母驴。母驴经过配种怀孕,生下小驴后,妇女可以通过售卖驴崽和驴奶来获得一定收益。而母驴产下的第二头小驴则需要传递给下一户家庭,从而让更多女性依靠畜牧业养殖获得自己的收入。
据了解,一头小驴大约能卖4000-6000元。而母驴在产奶期间能够为受益妇女带来约5000元的收入。一般来说,疆岳驴能够在三年产两崽。因此,养殖疆岳驴可以为受益妇女带来持续收入。
一位今年85岁的“驴宝贝”项目受益妇女在2019年领取了一头母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母驴已经产下三头崽,并怀上第四头小驴。其中第一头驴传递给了另一户家庭,第二头驴卖了6000元,第三头驴长到六个月之后也将出售。这位妇女用卖驴所获收入中的3000元购买高血压药物,剩余的3000元用于购买全家十余口人的医疗保险。

(“驴宝贝”家庭的驴妈妈和小驴崽 图源:远行客)
另一位59岁“驴宝贝”受益妇女家的母驴也已经产下一头小驴,但她并不着急将驴卖掉而是继续养殖,让这头驴起到类似保险的作用,等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再卖掉小驴。“一只变两只就是收益。”这位妇女说道。
除了卖驴崽和驴奶带来的直接收益,驴留下来的粪便也能间接增加妇女的经济收益。伯乡大部分家庭都种植石榴、葡萄等农作物。养殖“驴宝贝”的妇女们每半年会清理一次驴棚里的粪便用作肥料滋养田地里的农作物。这样节省了购买化肥的费用,同时天然肥料也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好。
“驴宝贝”这个项目不仅实现了经济赋能,也为妇女带来了其他积极影响。
深喀社工站会定期的安排很多提升妇女归属感的活动比如举办生日会,三八妇女节活动,新年团建等。大家在活动中彼此交流,相互帮助,形成良性的社交。
深喀社工站还组织妇女们去疆岳驴的产地——岳普湖旅游,一边让她们了解如何正确养殖母驴,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几乎没有出门旅游过的妇女打开眼界。虽然岳普湖旅游活动是2019年组织的,但一位参加过活动的75岁妇女谈到这次旅行时还是记忆犹新 “我从来没去过那种地方旅游,真的很好,很开心。”
旅游业
旅游业又带给当地少数民族女性另外一种就业方式。一直以来,新疆独特的位置,丰富的自然景观,多元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因此,新疆旅游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疆接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自治区也坚持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希望让旅游业成为富民增收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让女性获得以前无法赚取的收入。同时,旅游业所创造的工作也相对灵活,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完成。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女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实现了经济赋能。

(远行客学生正在与当地商铺经营者交谈 图源:远行客)
居住在喀什古城里的一位58岁妇女把临近商业街的两家门面出租,自己居住于二楼。该店铺出租已有7-8年,一年能获得2.8万租金。与此同时,她还在古城街边开设了饮料摊位,一天大约有100-200元的收入。这位妇女在开设摊位闲暇时还能与游客聊聊天,丰富她自己的生活。
此外,借助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更多妇女实现稳定就业。
比丽克孜在20年前下岗后用了3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十字绣,还组织20多名妇女开展培训,并成立比丽克孜手工十字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来在岳普湖村委会、县政府和山东援疆的帮助下,合作车间的面积扩大到了1500平方米,各类设备增加了50多台。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比丽克孜的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去年5月,我们在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开了店,免3年房租。生意好,每月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比丽克孜说道,目前合作在有17人稳定就业,已开发100多种刺绣产品。
未来,自治区还将持续支持少数民族女性实现经济赋能。2022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进一步优化妇女就业结构,力争到“十四五”末,就业人员女性比例保持在45%左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0%左右。
随着越来越多新疆少数民族女性通过自主就业和各种产业发展增加收入,她们也会更加自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少数民族女性在更多领域参与经济活动,成为独立自主的时代女性。
参考资料:
http://www.xj.chinanews.com.cn/shehui/2022-04-28/detail-ihaxvzif1978581.shtml
https://www.nwccw.gov.cn/2017-05/17/content_156626.htm
https://www.nwccw.gov.cn/2022-06/15/content_302680.htm
http://news.cctv.com/2018/11/09/ARTIb9woWHwXK0Gs44iTjaKl1811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