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国民众如何看待华为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把49家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又管制 的“实体名单”。作为中美相互依赖在市场微观主体层面的标杆,华为受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前中美关系的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难免疑问:以华为为首的中国企业在美国处境如何?中企在美国民众心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

众所周知,华为是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之一。中美经贸摩擦涉及对大国权力至关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争夺,而通信设备制造又是高科技大国竞争的重中之重。因此,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的头部企业,便具有了典型性。

经贸摩擦是否令华为折腰?

中美经贸摩擦爆发至今,华为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受其牵连不断。在讨论本文核心问题之前,笔者认为必须阐述中美经贸摩擦对华为的影响。

首先,华为在经贸摩擦影响下收入增速下滑,但仍能保持较大的营收增 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将华为2019年收入预期下调了六分之一,并表示华为将缩减产量。他在深圳举行的一场关于技术、市场和企业的对话会上指出:“所以 未来两年公司会减产,我们估计会下降300亿美金。”

然而,即便华为被禁止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购买组件,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销售仍然增长23%。华为表示,强劲的国内销售使上半年智能手机营收增长24%,并坚称其可以挺过美国禁止其销售电信设备的损害。

其次,华为在经贸摩擦影响下加速供应链布局调整,运用“进口替代”策略,减少了对美国企业的依赖。尽管受到美国打压,华为也从未发生生产中断的情况。

最后,华为通过中美经贸摩擦在国内外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名度,获得了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广泛支持。

由此可见,中美经贸摩擦于华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总体而言弊大于利,但弊端与收益之间的差距并非天堑。

华为活在美国民众的想象⾥?

实际上,美国民众在美国基本上买不到华为手机的,华为在美国民众中的知名度偏低。调研后发现,有44.62%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华为这家企业,只有少部分(约6.15%)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熟悉华为。而对于华为是如何受到中美经贸摩擦牵连的,美国民众更是知之甚少。有51.54%的受访者表示对此不了解,而仅有18.46%的受访者表示对此了解程度较高。

相似地,美国民众对于“孟晚舟事件”了解程度也较低。而少部分了解该事件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政府这一举措是出于恐惧且并不理智的。也有受访者对此举持质疑态度。

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受访者对于华为事件的关注度越高。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或以上的受访者对于华为的了解程度具有局限性,集中在了解华为公司与手机产品的范围内。

多元化的华为形象

多数知情民众认为,华为是一家优秀的中国企业,并拥有较好的产品,且仍具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针对华为在中美经贸摩擦中遭遇的处境,有受访者表示,华为选择进军美国市场,只是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一种途径。尽管美国限制了与华为的贸易往来,这并不会影响它在其他国家扩张商业版图。

“中美贸易可能并不对等。”有观点认为美国只是对以华为为代表的少数中 资企业进行市场准入限制。反观中国,中国对更多美企的市场准入进行了限制,Google、Facebook就是个中典型案例,这并不不公平。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人在看待贸易问题时很重视对等(reciprocity)原则。

一个让人很震惊的事实是,在被调研的群体中,高达30%的受访者认为华为确实窃取了知识产权。这让人不禁想到中国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给西方世界造成的刻板印象,如何对外重新树立形象值得反思。

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吗?

美国政府曾以华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打压其在美国的发展,美国新闻媒体则为政府提供舆论支撑,但这一论断在美国民众看来存在值得商榷的余地。36.92%的受访者对此观点持中立态度,而32.31%的受访者强烈认同华为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也有15.38%的受访者则坚定赞同华为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一观点。

受访者认为华为与美国政府、社会的关系已到达完全脱钩(decoupling)的临界点,并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也有受访者表示,对于特朗普在五月和八月两次对华为发布为期9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允许华为及其附属公司从事“特定活动”,感到非常惊讶。

华为去神秘化之路

实际上,在美国,多数人都是通过二手材料了解华为相关新闻。因此,受限于传播渠道的狭隘性,美国人很容易对华为产生刻板印象并将其神秘化。华为在美国的知名度及其得到的关注度远低于其他企业。而华为相关信息的话语权掌握在美国社会少数人手中,使其具备了将华为产品武器化、安全化、政治化的能力。

64.1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华为能够满足他们对电子设备的性能要求,他们也不会购买华为产品。而35.90%的受访者则持相反态度。可见,美国市场准入对华为而言存在非常高的门槛。

而近期,华为不断加强了在公关上的投入,加强了对自身国际形象的树立,推动了其在其他地区市场的开拓。这也给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一个启示:只有真正做到品牌本土化与去神秘化才能真正做到中国企业在当地“走进去”。

作者:崔子晴、周缤洁、周昶、袁浩延

Leave a comment